为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新一代环境人的职责,进一步落实“生态宜居”的新时代乡村发展需求,充分促进团队成员专业技能与实干才能的有机结合,给乡村人民带去“生态”福音。7月21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晨曦实践小分队11人整装出发,来到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开展为期七天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 全面接触 深入了解 早在六月中旬,实践小分队就与球溪镇政府取得联系,对球溪镇环境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有针对性
为推动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基层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高新区第二次全国环境污染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全面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2018年7月25日上午9:00,高新区环境污染普查专题知识培训班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逸夫楼第二报告厅正式开班,会议由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黎明艳主持,环境学院副院长邓仕槐教授、高新区环城局环监大队副大队长王静出席本次开班仪式。 按照
作为新时代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需要做的不止是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也应该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成为一支“行走的力量”。作为环境学院社会实践队伍——“行走的力量”,于7月23日-30日来到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园区进行学习走访与调查实践。 走入新农村感受新风貌 三会园区是苍溪县具有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点,队员们在三会园区文化宣传员沈治忠的带领下,多方位参观了三会园区新农村的建设。 沈治忠先是带领他们到
“献身青山绿水,维护自然之美”,为了更加深入学习和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四川农业大学“环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参加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于7月23日至7月28日,分别对遂宁市城南第二污水厂、志超科技公司和安居区污水厂附近村落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考察。 污水处理 中转生命之源 在四川省遂宁市城南第二污水处理厂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了解和初步学习了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据团队了解
为使分队成员能在走访中体会到春城丰富的彝族文化特色,并提升当地居民自主的环保意识,同时助力当地环保发展和为当地环保局提供帮助。7月22日,环境学院“绿野先锋”小分队一行将前往西昌市开展实践活动。 专业指导确定方案 “绿野先锋”小分队到达有小春城之称的西昌市,并与事先取得联系的环保局政府负责人顺利接洽,同时进行了相关实践活动的准备。 过程中,西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地方基本状况进行了介绍,对本次实践
在脱贫攻坚活动中,以创建“四好村”的形式来助推脱贫攻坚也是一种创新成果。“四好村”的标杆作用,有助于村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能引领致富奔康的群众形成“好日子、好习惯”的常态。 7月23日上午10时,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学生会组织部及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代表一行24人,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镇和平乡展开“四好村”宣讲暨社会调查工作座谈会。和平乡党委书记寇建华、各个扶贫村
民以食为天,饮食安全是广大群众长期关注的问题,同时,餐饮卫生也关乎环境卫生。围绕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7月24日,环境学院“心系环境”污染普查小分队对大邑县西岭雪山景区附近餐饮行业卫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实践队队长张梓轩和查罗丝琪的带领下,普查小分队对西岭雪山附近餐饮店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分队成员同餐饮店老板进行了较为随意的交流,其中许多老板颇为自豪地向我们讲述自家店面从选材到餐具的消毒等各个方面
民以食为天。食,乃民生之龙头。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7月24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致三农,精扶贫”实践团队深入广安市邻水县袁市镇,在邻水县盛世种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实地走访当地的水稻产业园区并对当地的水稻种植户进行采访。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水稻产业的加工工厂。从水稻收割、烘干到储存、销售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最高峰西岭雪山因此得名。西岭雪山凭借着自身纯天然的美景,吸引着往来不绝的游人。而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挥笔写下的名句,更是让其蒙上了美丽又神秘的色彩。 7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心系环境污染普查”团队前往西岭雪山开展环保之旅,探寻雪山的环境状况,并针对游客、当地居民进行了污染普查行动。 无污染环境造就魅力雪山 两个小时的车程深入群山,四周美景令队员
为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环境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关注在科学研究中潜心投入,在课堂教学中效果突出的青年教师,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教师全方位地投入本科教学,切实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心教师成长 做好职业规划 环境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个人成长,通过“生态环境先锋论坛”、“互助课堂”等形式,增强对专业前沿领域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学习交流,同时领导班子专门与近几年内有职称晋升需求
7月3日上午9:00,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承办第72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培训班我校开班,开班仪式于在二教报告厅举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源室高级工程师邱立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人事处吴以睿、环境学院副院长邓仕槐出席本次开班仪式,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60余学员参加培训。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是落实是我国新时期环保领域“三大法宝”之一的“三同时”制度最根本
——环境学院启动新生工作 随着毕业生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好2018级新生工作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环境学院上下早谋划、早准备,多措并举提前做好新生工作。 早思考 启动选聘工作 班主任是小班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助理是新生的榜样,二者的能力、品质及素养在新生小班建设中至关重要,6月中旬,环境学院便完成了班主任选聘工作,学院所有新进教师均担任了班主任;7月初,经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层层筛选
为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校企互动交流,以特殊形式迎接党的生日,6月28日下午,兴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李雪冰、总经理赵颛带领下,与环境学院教工环境党支部联合开展庆“七一”党建活动。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黎明艳受邀参加支部活动。 活动中,黎明艳、李雪冰及教工环境党支部张延宗分别介绍了环境学院、兴蓉公司及教工环境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具体举措,就如何加强支部建设分享了经
2018年7月29-30日,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环境Marta Camps Arbestain教授应我校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沈飞教授邀请来校交流访问。 Marta Camps Arbestain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Soil Carbon and Climate Change”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不同尺度介绍了全球碳循环及其与土壤碳库之间的关系。并非常系统的介绍了目前在此方面研究的国际前沿信息
7月5日下午,环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潘绍伦老师与环境科学2017级2班全体同学在1教304开展了主题为“长者话·川农情”的分享会。 潘老师从学校的发展历程入手,深情回顾了环境学院的“前世今生”,他将川农大精神形象地概括为“老黄牛精神”,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带来了感人肺腑的老一辈川农人的奋斗史和家国情。 “川农情不单单是指对母校的热爱这种情感,它是一种情怀,一种为了建设母校不顾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