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杨 图片:杨丽娟 审核:黄成毅
为深入开展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川农大精神”传承等核心内容的学习,11月18日下午,环境学院于3-423B组织召开第十一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议,本次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黄成毅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


会上,黄成毅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内容。他系统梳理了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路径。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将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融入教学科研,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随后,会议聚焦《生态环境部举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四川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等文件展开深入学习。黄成毅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全院教职工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标,将学科发展融入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同时,结合四川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黄成毅要求教职工主动对接区域生态保护需求,助力四川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川农大精神"学习环节,黄成毅通过介绍杨开渠教授在抗战时期以科技报国、投身双季稻和再生稻研究的感人事迹,带领教职工深入领会"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内涵。他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良传统践行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与会教职工纷纷表示,本次学习内容系统深入、贴合实际,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育人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环境人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