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从环境科学202101到北大清华:逐梦路上的闪耀双子星

时间: 2025-05-15 点击次数:


作者:邵梦迪、蒋妮妮  审稿:黄成毅

在环境学院环境科学202101班,有这样两位同学,她们用拼搏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一个成功保研北大,一个顺利考研清华,成为班级乃至整个学院、学校的骄傲,恰似在校园里绽放的两朵明艳清北之花,照亮了同学们的逐梦之路。


【个人简介】何林芝,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累计必修加权、所有成绩加权和综测连续三年专业第一,雅思7.0。曾任环境科学202302班主任助理、大学生体育协会团支书。曾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


【个人简介】刘芬,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曾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参与发表论文1篇,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三等奖等奖项,现已考研至清华大学。


科学规划:时间管理的智慧之道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何林芝和刘芬都深知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何林芝在担任大学生体育协会团支书和班主任助理期间,学生工作事务繁多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把时间脉络理清,合理规划、高效利用时间,忙时有序、闲时有趣,将每周时间划分板块,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作为“学生工作+科研+学业”的全能达人,刘芬需要同时兼顾学生工作、毕业实验和高强度的考研复习。她通过制定优先级清单和模块化时间分配,成功协调各方还会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调整计划。比如在考研后期,她把实验集中在周末,平日专注复习。“正是这段时间常有冲突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高效管理时间”刘芬说道。


以行践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

科研和实践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至关重要,何林芝和刘芬都积极投身其中。大三寒假,依托学校和学院搭建的优质平台,何林芝获得了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实习机会。在那里,她参与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和项目评审工作,过程中深受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和个人经历的启发,让对环境事业充满信心。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成为何林芝学术道路上的转折点。返校后,她主动向导师与师兄师姐请教,实习中积累的经验与启发转化为行动力,成功申请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她带领团队攻克难题,着力解决糖蜜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

刘芬则通过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志愿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在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她与队友紧密合作,针对土壤重金属处理优化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最终获得了省级银奖的好成绩。她表示:“从实验设备、数据处理软件与分析平台的支持,到导师的耐心指导,再到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学校、学院的用心。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

在寒暑假期间,她还积极参加知识宣讲、环保科普和宣传等各类志愿活动,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和村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环境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实践能力,坚定了未来在环境领域深耕的决心还在考研复试中成为加分项。


心态调适:压力之下的坚韧力量

在逐梦清北的道路上,压力在所难免,她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态调适方法。何林芝专注自我,将学习的聚光灯照在自己身上,不和别人比较,只与自己竞争。学习时屏蔽外界不必要信息、聚焦学习计划与进度及时反思自己学习状态,总结近期学习效果再进行调整提升。何林芝说:“就像登山时只看脚下的路一样,不去张望他人的进度,专注于每一步的积累,反而能走得更稳、攀得更高。”

刘芬在考研压力大时,会通过散步和冥想放松身心。她常告诉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错综复杂的知识点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她深刻明白,若一味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尽善尽美,不仅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进度滞后陷入焦虑。因此,刘芬选择先完成基础内容的通读和理解,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后续再通过不断回顾和补充,逐步完善对细节的掌握。这种“先完成、再优化”的策略,让她得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稳步推进各项任务,最终成功跨越考研的重重关卡,叩响了清华园的大门。


何林芝和刘芬用她们的亲身经历,为每一位逐梦路上的学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她们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所有怀揣理想、敢于拼搏的大学生的榜样。相信在她们的榜样引领下,会有更多同学在未来的求学和人生道路上,勇敢追梦,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环境学院张延宗教授团队在膜分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