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投递简历,参加线上招聘、在线咨询就业信息、提交材料办理相关业务、每天线上打卡身体状况……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学院抗疫与就业服务工作两不误,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渠道,多管齐下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线上+线下”值班全程服务不离岗 学院在1月23日就启动了线上毕业生工作,确保就业指导与服务不掉线。疫情防控期间,排好辅导员到岗值班表,安排专人做到不离校、不离岗,采取“线上+电话”、线下预约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环境学院教师严格贯彻学校各项要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科研工作布置,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方式,多举措发力、多方式产出,在保证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抓好科研工作。 推进工作进程,保证防疫期间课题研究不掉队。3月3日,环境学院杨刚副教授带上干粮,备齐健康证明,在凉山州盐源县酒店宾馆恢复营业的第一时间,报经学院领导同意踏上了前往盐源县的路,为其承担的《盐源县生态文明
近日,一条条凝聚着抗疫力量和爱国热情的承诺在易班评论区涌现。2月18日起,环境学院在易班平台发起了“环境学院读书节——读书战'疫'打卡”活动,号召广大学子围绕有关疫情的文学、影视作品,书写自己的感想或推荐陈词,并附上庄严承诺。 活动开展第一天便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带领大家参加读书活动,截止今天,每天都会有同学上网留言,网络氤氲温情。评论区内,环境工程1801的汤林钢
面对疫情,面对延长的假期,环境学院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业水平、增长知识见识,助力学院学风建设。 学业“云”帮扶,先锋榜样伴你行。针对《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难度大的课程,选取11名“学霸志愿者”组成讲师团队,负责学习资源共享、重点难点解析、线上授课以及学习交流群答疑等工作,引导同学们改善学习方法、激发线上学习热情,为进一步学好后续
自2月14日开始,学校各学院、专业通过网络开始了本科教学,而疫情防控也被众多老师融入了教学当中。早在2月17日,环境学院张延宗老师面向环境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2018级本科生讲授的《环境工程原理》中,便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是不是疫源地?”的争议为例,要求同学们结合专业和实际,就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2月26日,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18级课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线上教学正式开课
为保障四川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监测评价项目顺利进行,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项目负责人邓仕槐教授,召集项目组主要负责老师,于3月4日下午在7教1014室召开项目推进会议。 为保证安全,大家先进行了进屋前的消毒,全员佩戴口罩,相互间隔1米以上。会上详细探讨了关于项目基线报告撰写修改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了报告数据统计方法及各类事项时间截点,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按时保质
12月17日,环境学院开展1个半月的“明志逐梦,超越自我”职业规划主题班会终于迎来最后一场班会,全院44个班级与班主任一起,邀请专业联系院领导、系室主任、企业老总、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代表等嘉宾到场参会,共计1400余人参与到本年度主题班会中。 多样形式,广泛参与 本年度的职业规划主题班会,高年级专业班级多以考研推进讲座、各类型就业经验分享、创新创业交流为主要的班会形式,低年级专业及班级多以学风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环境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在遵守防疫要求,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纷纷请战加入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防疫工作,为防范疫情尽一己之力。 全面入户排查防疫宣传送上门 环境工程1603班的学生党员杨树润,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于其家乡云南省巍山县庙街镇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他主要负责村内外出返乡人员情况的入户排查登记
2月13日上午9:30,环境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视频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月12日视频会议精神,通报学校、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各分管院领导就疫情期间具体工作作出部署。 会上,党委书记聂坤伦通报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传达了学校会议精神,要求全院上下齐动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紧,不折不扣落实好
——环境学院2020元旦晚会成功举办 12月20日晚19:00,环境学院“扬帆青春梦,共树环院人”2020元旦晚会在麦立方精彩起航。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聂坤伦、副院长邓仕槐、党委副书记黎明艳、党委办公室主任杨娟、团委书记李晓辉等学院主要领导、老师出席此次晚会。2018级和2019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盛会。晚会在《拍手》舞蹈和灯光秀中隆重开幕。晚会节目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歌曲《月半小夜曲
继2019年5月12日、6月14日,学院副院长邓仕槐教授、生态系朱雪梅教授先后作客四川公众•乡村频道的节目《乡村会客厅》,今年1月12日,邓仕槐教授再次走上节目,结合生态环保工作经验,解读案例,分享看法,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决策参谋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乡村会客厅》是一档以电视谈话的形式,把“三农”方面实干家和理论家约在一起,围绕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讲述“三农”工作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9]18号)发布,我校环境学院教工生态学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成为全国999个样板支部中的一个。 环境学院教工生态学党支部是中青年党员占比90%以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基层党组织。近三年来,党支部荣获四川省
按照学校党委要求,12月27日,我院在4-B607组织召开领导干部2019年度述职述廉述党建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聂坤伦主持,学院41名教职工到会听取了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廉述党建报告,以及院班子成员年终述职报告。 会上,学院党委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从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了述职、述廉,并提出了2020年工作思路。党委书记
12月20日下午,环境学院团委实践部于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召开了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队长培训会。学院团委副书记李娟,学生会副主席蒋林鸿,新青年通讯社公绪娜、李沁雨,团委青工部部长程俊以及16支社会实践队伍的队长和通讯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会上,公绪娜和李沁雨为大家进行了新闻稿撰写培训,她们从新闻来源、稿件格式、注意事项、投稿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讲解;程俊对大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方面
12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第五届第五次“新雨助学”活动顺利举行,这也意味着,2019-2020年上学期“新雨助学”活动的圆满落幕。 “新雨助学”是一个旨在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他们用心体会生活并更加热爱生活的公益活动。同时,该活动也让参与助学大学生体会传播知识的快乐,加深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和感悟,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回顾本学期的五次助学活动,五支助学队伍用其爱心、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