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生活动 > 正文 >

心芽课程!环院学子助力小学绿色自然教育

时间: 2024-04-20 点击次数:


作者:叶宇童 图片:张蓝心 审核:黄成毅

为普及科学知识,强化生态理念,由环境学院团委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实志部”)五名志愿者组成授课团队,于4月19日前往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成师附小”)讲解“生命之网”的第一课——生物多样性。

据悉,该志愿活动是北京“根与芽”品牌活动在各大高校的拓展。四川农业大学以环境学院为代表积极响应号召,秉承“公益持续绿色,行动传达关怀”的理念,与成师附小建立志愿对口联系,多年以来通过授课支教的方式,致力于让绿色生态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无远弗届地推进。

春晖正盛,授课团队在志愿者黄与哲的带领下,进入成师附小五年级11班的课堂。本次课程,旨在让同学们明确对“生物”的分类、概念,深入理解食物链、食物网,从而对“人在自然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并将环保理念根植于心。同学们对志愿者的到来展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鼓掌欢迎并积极互动,对授课内容也表示好奇与期待,于是,志愿者崔美善、志愿者毛天雪化身小崔老师、冬咚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一课。

夯牢基础,理论为“根”普科学

课堂伊始,小崔老师便以一个提问调动起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为整堂课的主题——“什么是生物”定下基调,同学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理解。令志愿者惊讶的是,五年级的小朋友竟对这样一个深奥概念并不陌生。足以见得,生态主题教育在小学生群体中的开展取得了不错成就。在课堂上,小崔老师依次就“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是什么”等内容进行讲解;冬咚老师向大家介绍“食物网”与“生命之网”的概念。课堂的氛围活泼中不失秩序,踊跃中不乏思索。志愿者们寓教于乐,摒弃枯燥,提高了基础知识在低龄学子中的接受度。

思维飞跃,启智为“芽”筑认知

为确保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输入,而是真正学有所得,授课团队设计多种多样的互动环节,包括竞答、引导思考等,以期达到启迪智慧的根本目的。小崔老师在讲到“什么是生物”这一环节时,特意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藏羚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雪莲以及国家因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而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这些珍稀生物提高重视并培养保护它们的责任感。在被问及感受时,一同学回答道:“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古老又重要的‘生物’,我一定保护它们不受到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当冬咚老师讲解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重概念后,同学们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身份产生困惑。一部分同学将“生产者”一词中的“生产”概念与人类活动中从事的“生产、作业”混淆,从而将人类误解为“生产者”,但在冬咚老师的耐心引导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后,同学们的困惑纷纷消除。让授课团队感到欣慰的是,本堂课程进一步推进了同学们对“生物”这一宏观概念的认知,并为孩子对生态学科下不同寻常的名词解释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奠定基础。

根芽并济,勤学重思展格局

“根与芽”品牌活动能够被传承至今,不仅是因其注重环保教育而广受各界关注与提倡,还因其注重低龄教育从而被视为拓展新生力量格局的有心之举。笔者认为,我校环院实志部多年来进行授课支教,于小学生群体和大学生群体而言,无疑是一个“双受益”活动,小学生在接受知识中学思并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悟担当。


深植保护环境之“根”,滋长热爱自然之“芽”。在环院团委的引领下,支教授课,我们一直在路上!


 

上一篇:环境学院参观校史馆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篇:环境学院顺利举办“考研英语全程规划”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