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董祝君,女,汉族,出生于1994年11月,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入学于2012年9月,大学期间获得的重要奖项及荣誉(校级以上)如下:
奖学金: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陈育新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竞赛: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省级);发表CSCD论文2篇(第一、第二作者各一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川区二等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二等奖;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美赛MCM三等奖
荣誉称号:2014—2015学年优秀学生标兵、2016届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
博积于广,精耕于深
——广泛涉猎,深度发掘是我在大学最好的学习方式
体验舞台的广度
初到川农的我,如无数新生一样,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活动中,面对着崭新的学习与生活模式,虽然兴奋、向往,但也有些许的彷徨,迷茫。当作为宣教部的成员去采访往届的优秀学生标兵时,我被这些优秀的师兄师姐的广泛体验、专著执着所打动,他们或读研、或就业、或创业,虽然方向不同,但从未因逆境而麻痹思想、挫伤锐气、放弃奔跑,潜移默化中,我也希望三年后,可以像她们一样站在优秀学生标兵的答辩台上。如今,我如愿以偿,不是因为争取奖项、荣誉,是没有忘记大一进校时的这份初衷。同时,我从心底里,把它当作对培养我的学院、老师的一个汇报,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总结,也是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一个鼓励。
回想大学三年,在环境工程2012级2班的学习中,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这个班级。我们一起早读、一起奋斗,一起为四六级考试劳心费神、为课程考试而临阵磨枪。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珍惜时光,全面提升。大学三年来,我保持着几乎全勤的课堂出勤率,上课从不睡觉,总是坐在前排专心听讲。大一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国二级C语言考试,三年总成绩必修和加权取得双第一,其中有十三门课程取得专业最高分。同时,我也从未放弃自己当初对金融投资的兴趣,不仅自学《道氏理论》等投资类书籍,还辅修会计学第二学位,以加倍的努力成功完成90%的课程考核。此外,为充实知识结构体系,我始终坚持每月一本书、每日一计划。
学习之外,我承担各项工作,在各个方面积极探索:作为班级的一员,在班级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作为宣教部的新闻工作者,发表多份通讯稿,高质量完成各类专访;作为社团活动中不断拓展的先行者,和数学建模协会所有前辈和成员一起在摸索中前进;作为最具亲和力助班,注重心理沟通,建立特色班级文化。作为公益活动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我更是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为偏远山村儿童申请红云图书馆,经积极申请,云南红河集团批准,最终顺利运达286册图书至春云小学;参加首届公益创投大赛,项目创意被采纳;作为“绿色天使联盟”负责人,开展了为期1年的玉河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年来参加益暖中华,拥抱艾滋等社会公益实践十余次,累计二百多小时。
各项体验让我获益匪浅,我相信,舞台的广博,在于心有多大。
琢磨自己的深度
凭借着对科研的热爱与良好的学习基础,我参加了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生物能源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题组的研究,大二进入实验室进行兴趣探索。废物放对位置就是宝贝,传统的农业废弃物中含有很多有待开发的生物质新能源,我们开展了废弃棉织物制备生物乙醇、新型纤维素基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开发的课题实验。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合作下,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校级二等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获省级立项,并撰写两篇CSCD学术论文,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发表在环境工程学报和过程工程学报上。
同时我也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质能工程研究组的科研机会。在参加完上海交通大学的保研夏令营后,成功保保送上海交大研究生。科研课题的进行,让我渐渐明白科研不仅仅只是为了写好一篇论文,只停留在这种想法中不能改变什么,它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尽管我们自己的力量不大,但我们有这个时代给予的责任感,对这个社会应该有所贡献,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我明白只有不断加深自己对科研的理解,才会为生态再添一分绿。
而在课外,我最难忘的是数学建模协会中面对问题的钻研挑战,面对挫折却能越战越勇,数学模型群山之间,默默攀岩而上。研究是一项理论性的科学,数学模型是一门实用性的工具,两者互相支持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数模的独特兴趣,使我和两位队友结缘,我在队中主要承担模型和算法的工作,数学建模的比赛,枯燥又紧张,但我一直坚持信任平等的原则,与伙伴同心协力。面对挑战,唯有信任自己的团队,才可以提升团队共同的实力。在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实现团队所有人的进步提升,为其他人提供支撑。
参加比赛时,我和团队伙伴,连续的通宵工作,不懈的演算验证。这期间,荣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二等奖,国赛川区二等奖,五一建模联赛一等奖和2015美赛三等奖的成绩。这些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奖状,更是一份最为宝贵的钻研挑战精神。而我们在学习与比赛中的不懈追求,其间蕴含的哪种不断钻研不断突破的精神,才是我最珍贵的力量。之后,我也将会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这方面的学习,基于科研方向,做数据模型的热预测分析。
深度,是在人生舞台上演出的精彩时间。
结语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大学的这几年里,我们在一直耕耘着,也收获着。回首过去,我想说:“广泛涉猎,深度发掘就是在大学最好的学习方式。做最好的自己无非就是事前充分准备,事后总结反思。”走任何一条路,都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不能原地不动。
“做自己的主人,做他人的伙伴。”这是我希望的目标,也是我身体力行的现在。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自己探索,不仅仅是按照师兄师姐所说的一步步“践行”,因为在大学里,有更多的新鲜未知是等待着自己去发现、去经历。最后,祝愿川农的每一位学子都可以这最美的校园年华,用最真的自己,遇见最好的人,收获最无悔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