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室概况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化系土壤农化分析教研室,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环境保护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5年环境学院独立建院以来,设置组建新的环境科学系,负责环境科学专业建设。
二、系室职能
负责环境科学系发展规划;负责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建设及教学、实践运行管理。
环境科学系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及职责分工表
姓名  | 
    职务  | 
    职责  | 
    电话  | 
    邮箱  | 
   
何劲松  | 
    系主任  | 
    统领系室发展规划,协调系内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  | 
    028-86293119  | 
    hejinsong@sicau.edu.cn  | 
   
肖银龙  | 
    副主任  | 
    负责系教育、教学运行管理  | 
    028-86293119  | 
    xiaoyinlong@sicau.edu.cn  | 
   
王贵胤  | 
    副主任  | 
    负责系创新实践管理与发展  | 
    028-86293119  | 
    wangguiyin@sicau.edu.cn  | 
   
三、系室成员
环境科学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全系共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现有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1人,学术与技术带头后备人选2人,博士学位教师13人,具有留学背景教师9人,其中3人获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称号。
四、人才培养
1.本科教学
环境科学系负责《环境化学》、《农业环境学》、《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土壤监测技术》、《碳中和技术与评价》、《碳排放核算与碳中和规划》、《清洁生产与节能评估(研)》、《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环境污染案例分析》、《环境经济学》等20余门专业课程建设。其中,《农业环境学》为四川省2022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为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化学》为2019年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主编(参编)《现代辐射污染与环境保护》、《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川中丘陵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系统磷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 》、《沼液农业利用理论与实践 》等多部教材专著。
2.科研平台
现有“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平台以及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室、环境污染化学研究实验室、环境规划与管理多媒体微机室、大型仪器设备中心等服务于本科教学。
  | 
  ||
| 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研究中心 | ||
![]()  | 
   ![]()  | 
   ![]()  | 
  
| 大型仪器设备中心 | 综合实验室 | 多媒体微机室 | 
![]()  | 
   ![]()  | 
   ![]()  | 
  
| 本科生科研兴趣训练计划 | 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专业技能提升训练计划 | 
3.校外实践基地(部分)
序号  | 
    实践基地名称  | 
    基地所在单位名称  | 
   
1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学生实践基地  | 
    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2  |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学生实践基地  |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 
   
3  | 
    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  | 
    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  | 
   
4  |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学生实践基地  |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5  | 
    成都市辐射环境管理监测站学生实践基地  | 
    成都市辐射环境管理监测站  | 
   
6  | 
    成都市生态环境科研监测所学生实践基地  | 
    成都市生态环境科研监测所  | 
   
7  | 
    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学生实践基地  | 
    成都市城市管理局  | 
   
8  | 
    成都凤凰河二沟污水处理工程学生实践基地  | 
    成都元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9  | 
    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学生实践基地  |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10  | 
    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学生实践基地  | 
    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 
   
11  | 
    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学生实践基地  | 
    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2  | 
    成都市高新西区污水处理厂  | 
    四川大一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4.专业建设与教学成果奖
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 
    时间  | 
    等级  | 
    获奖者  | 
    授予部门  | 
   
教学成果奖  | 
    1  | 
    突出农业院校特色,创新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2014  | 
    三等奖  | 
    伍钧(排名第1)  | 
    四川省教育厅  | 
   
2  |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时间教学体系的构建  |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2001  | 
    二等奖  | 
    伍钧(排名第1)  | 
    四川省教育厅  | 
   |
3  | 
    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  | 
    2017  | 
    一等奖  | 
    杨刚(排名第4)  | 
    四川农业大学  | 
   |
课程建设  | 
    1  | 
    农业环境学  |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2022  | 
    省级  | 
    王贵胤、徐敏、 伍钧  | 
    四川省教育厅  | 
   
2  | 
    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  | 
    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2022  | 
    校级  | 
    徐敏、 王贵胤、伍钧  | 
    四川农业大学  | 
   |
3  | 
    环境化学  | 
    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  | 
    2019  | 
    校级  | 
    杨刚、 何劲松、龙琭璐、徐昌连  | 
    四川农业大学  | 
   |
教学质量奖  | 
    1  | 
    环境监测  |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  | 
    2021  | 
    二等奖  | 
    彭宏  | 
    四川农业大学  | 
   
2  | 
    环境化学  |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  | 
    2016  | 
    一等奖  | 
    杨刚  | 
    四川农业大学  | 
   |
3  | 
    环境法学  |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  | 
    2016  | 
    二等奖  | 
    余小玉  | 
    四川农业大学  | 
   
5.本科生发表代表性论文
刊物名称  | 
    刊物级别  | 
    论文名称  | 
    姓名  | 
    专业  | 
    指导教师  | 
   
环境科学学报  | 
    CSCD  | 
    耐镉细菌耦合小麦秸秆固定水中Cd2+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邵梦迪(一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徐敏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CSCD  | 
    厨余垃圾生物炭对土壤镉、砷的固定效果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 
    陈子毓(一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徐敏  | 
   
Desalination  | 
    SCI  | 
    Design of a novel TA-MoS2 nanosheets interlayer-based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enhanced dye/salt separation  | 
    何林芝(三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何劲松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SCI  | 
    A novel strategy for promoting PMS activation: Enhanced utilization of side reactions  | 
    周信宇(三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龙琭璐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SCI  | 
    Remediation of heavy-metal-contaminated  | 
    袁菡(三作) 庞晗(四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杨刚、 龙琭璐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SCI  | 
    Assessing sediment organic pollution via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and resource performance  | 
    庞晗(四作)  | 
    环境科学2020级  | 
    龙琭璐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SCI  | 
    Biochar produced by combining lignocellulosic feedstock and mushroom reduces its heterogeneity  | 
    黄可(二作)  | 
    环境科学2018级  | 
    沈飞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SCI  | 
    Physiochemical responses of earthworms (Eisenia fetida) under exposure to lanthanum and cerium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in artificial and contaminated soils  | 
    唐晚僮(一作)  | 
    环境科学2018级  | 
    王贵胤、 张世熔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SCI  | 
    Elucidating the effects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the toxicity and accumulation of Cu in soybean plants (Glycine max L .)  | 
    都颖(二作)  | 
    环境科学 2017级  | 
    肖银龙  | 
   
环境化学  | 
    CSCD  | 
    镧改性农业废弃秸秆对养殖废水中磷的去除  | 
    张小宇(一作)  | 
    环境科学2017级  | 
    王贵胤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CSCD  | 
    4种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对废水中Pb2+去除效率  | 
    秦凤辉(一作)  | 
    环境科学2017级  | 
    王贵胤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CSCD  | 
    改性梨树枝吸附废水中Pb2+和Cd2+研究  | 
    戴静怡(一作)  | 
    环境科学2017级  | 
    王贵胤  | 
   
地球与环境  | 
    CSCD  | 
    四种植物材料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特征  | 
    张丹(一作)  | 
    环境科学2017级  | 
    张世熔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CSCD  | 
    EGTA与有机酸联合施用对黄麻修复Cd污染土壤的影响  | 
    夏涓文(一作)  | 
    环境科学2015级  | 
    徐小逊  | 
   
6.本科生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获奖等(部分)
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 
    时间  | 
    等级  | 
    指导教师  | 
    负责学生  | 
    授予部门  | 
   
项目  | 
    1  | 
    吸附超滤双功能膜制备及除铅性能研究  |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 
    2020  | 
    国家级  | 
    何劲松  | 
    周璞玉  | 
    教育部  | 
   
2  | 
    入侵植物生物炭基复合水凝胶微球同步去除养殖废水中磷和环丙沙星研究  |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 
    2020  | 
    国家级  | 
    王贵胤  | 
    吴晓宇  | 
    教育部  | 
   |
3  | 
    基于中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筛选及优化  |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 
    2019  | 
    国家级  | 
    杨刚  | 
    高本汗  | 
    教育部  | 
   |
4  | 
    沼肥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  |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 
    2016  | 
    国家级  | 
    杨刚  | 
    陈佳芮  | 
    教育部  | 
   |
获奖  | 
    1  | 
    炭为冠止——碳菌联合守卫土壤健康的“绿色梦”  | 
    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2022  | 
    金奖  | 
    徐敏  | 
    /  | 
    四川省教育厅  | 
   
2  | 
    基于“鸟巢”的新型智能油水分离材料的应用—助力水油污染治理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2021  | 
    三等奖  | 
    刘燕  | 
    陈媛媛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  | 
   |
3  | 
    绿创环保——基于“鸟巢”的新型只能油水分离  | 
    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2021  | 
    银奖  | 
    /  | 
    陈媛媛  | 
    四川省教育厅  | 
   |
4  |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镁盐改性甘蔗渣对燃料废水脱色研究  | 
    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2017  | 
    一等奖  | 
    /  | 
    /  | 
    四川省教育厅  | 
   |
5  | 
    寻找2017年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 
    /  | 
    2017  | 
    最佳实践团队  | 
    /  | 
    晏晓攸  | 
    中国青年报社  | 
   
7.本科生获优秀学士论文
序号  | 
   题目  | 
   作者  | 
   学院  | 
   指导教师  | 
   专业  | 
   年份  | 
  
1  | 
   玉米芯/石油沥青废弃物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研究  | 
   赵 爽  | 
   环境学院  | 
   赵丽  | 
   环境科学  | 
   2024  | 
  
2  | 
   基于底泥的碳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 
   羊蔚铭  | 
   环境学院  | 
   徐敏  | 
   环境科学  | 
   2023  | 
  
3  | 
   唐晚僮  | 
   环境学院  | 
   王贵胤  | 
   环境科学  | 
   2022  | 
  |
4  | 
   都颖  | 
   环境学院  | 
   肖银龙  | 
   环境科学  | 
   2021  | 
  |
5  | 
   非晶硅酸铁活化过硫酸氢钾降解四环素的机理研究  | 
   李荣建  | 
   环境学院  | 
   龙琭璐  | 
   环境科学  | 
   2020  | 
  
6  | 
   万汶鑫  | 
   环境学院  | 
   张静  | 
   环境科学  | 
   2019  | 
  |
7  | 
   覃肖茜  | 
   环境学院  | 
   余秀梅  | 
   环境科学  | 
   2018  | 
  |
8  | 
   李婷  | 
   环境学院  | 
   沈飞  | 
   环境科学  | 
   2017  | 
  |
9  | 
   万学  | 
   环境学院  | 
   伍钧  | 
   环境科学  | 
   2016  | 
  |
10  | 
   郭康莉  | 
   环境学院  | 
   杨刚  | 
   环境科学  | 
   2015  | 
  |
11  | 
   曾静  | 
   (原)资源环境学院  | 
   杨刚  | 
   环境科学  | 
   2014  | 
  |
12  | 
   李燕  | 
   (原)资源环境学院  | 
   伍钧  | 
   环境科学  | 
   2013  | 
  |
13  | 
   詹睿  | 
   (原)资源环境学院  | 
   杨刚  | 
   环境科学  | 
   2012  | 
  |
14  | 
   张乙涵  | 
   (原)资源环境学院  | 
   伍钧  | 
   环境科学  | 
   2011  | 
  |
15  | 
   刘成艳  | 
   (原)资源环境学院  | 
   彭宏  | 
   环境科学  | 
   2010  | 
  
8.近年毕业生去向(部分)
近年来,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升学率50%-60%,就业率(含升学)在95%以上。
姓名  | 
    专业  | 
    年级  | 
    类型  | 
    去向  | 
   
何林芝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北京大学  | 
   
刘芬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清华大学  | 
   
邵梦迪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郭玉梅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同济大学  | 
   
陈子毓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中山大学  | 
   
宋诗卉  | 
    环境科学  | 
    2021  | 
    升学  | 
    东南大学  | 
   
何茹静  | 
    环境科学  | 
    2020  | 
    升学  | 
    北京大学  | 
   
杨礼鑫  | 
    环境科学  | 
    2018  | 
    工作  |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  | 
   
陈媛媛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同济大学  | 
   
操金泽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黄可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北京大学  | 
   
杨博林一士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董旭阳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复旦大学  | 
   
高欣然  | 
    环境科学  | 
    2018  | 
    升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李怡蕾  | 
    环境科学  | 
    2017  | 
    出国  | 
    瓦格宁根大学  | 
   
李可心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同济大学  | 
   
周可人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文海铃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南京大学  | 
   
周家亮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高本汗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天津大学  | 
   
刘肖应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张丹  | 
    环境科学  | 
    2017  | 
    升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李昌麟  | 
    环境科学  | 
    2017  | 
    就业  | 
    招远市本科生常规选调岗  | 
   
王文君  | 
    环境科学  | 
    2017  | 
    就业  | 
    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傅诗霖  | 
    环境科学  | 
    2017  | 
    就业  |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张腕珍  | 
    环境科学  | 
    2017  | 
    就业  | 
    成都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李荣建  | 
    环境科学  | 
    2016  | 
    出国  | 
    布里斯托大学  | 
   
易鑫  | 
    环境科学  | 
    2016  | 
    出国  | 
    伦敦大学学院  | 
   
黄琪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暨南大学  | 
   
秦怡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李伊萌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李双霜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刘婉欣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邹晨曦  | 
    环境科学  | 
    2016  | 
    升学  | 
    同济大学  | 
   
五、科学研究
代表性成果
近三年,我系教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7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27项,累计经费达780多万元。
环境科学系教师发表部分高水平论文一览表
序号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度  | 
   影响因子  | 
   中科院分区  | 
   第一 或通讯作者  | 
  
1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nteractions of hydrophilic organic contaminants with microplastics in natural water environment  | 
   Water Research  | 
   2022-08  | 
   13.400  | 
   1  | 
   何劲松  | 
  
2  | 
   Micro-mechanism of multi-pathway activation peroxymonosulfate by copper-doped cobalt silicate: The dual role of copper  |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2022-03  | 
   19.503  | 
   1  | 
   龙琭璐  | 
  
3  |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for Alcohol Oxidation over Vanadium Carbon Catalysts Synthesized via the Heterogeneous Ligand Strategy  | 
   ACS Catalysis  | 
   2022-12  | 
   13.700  | 
   1  | 
   赵丽  | 
  
4  | 
   La(III) loaded Fe(III) cross–linked chitosan composite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phosphate from wastewater: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22-12  | 
   11.072  | 
   2  | 
   王贵胤  | 
  
5  | 
   Ultra-Highly permeable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containing PG/PEI/Fe3+ ternary coating for efficient dye/salt separation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2022-07  | 
   7.312  | 
   1  | 
   何劲松  | 
  
6  | 
   Understand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agulation removal of composite pollution of microplastic and norfloxacin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22-07  | 
   7.963  | 
   2  | 
   何劲松  | 
  
7  | 
   A novel strategy for promoting PMS activation: Enhanced utilization of side reactions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2022-07  | 
   7.312  | 
   1  | 
   龙琭璐  | 
  
8  | 
   Complete nitrogen removal from over-aeration treated black-odorous water via adding aerobic denitrifies and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carri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2-04  | 
   13.273  | 
   1  | 
   黄丽萍  | 
  
9  | 
   Micro-mechanism of multi-pathway activation peroxymonosulfate by copper-doped cobalt silicate: the dual role of copper  |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2022-03  | 
   19.503  | 
   1  | 
   龙琭璐  | 
  
10  | 
   Biochar promotes arsenic sequestration on iron plaques and cell walls in rice roots  | 
   CHEMOSPHERE  | 
   2022-02  | 
   7.086  | 
   2  | 
   徐敏  | 
  
11  | 
   Effects of copper and arsenic on their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As-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e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2022-02  | 
   8.071  | 
   1  | 
   徐敏  | 
  
12  | 
   Distribu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sludg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chengdu, China  | 
   CHEMOSPHERE  | 
   2021-09  | 
   7.086  | 
   2  | 
   杨刚  | 
  
13  | 
   Mycorrhizosphere bacteria and plant-plant interactions facilitate maize P acquisition in an intercropping system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21-09  | 
   9.297  | 
   1  | 
   宋春  | 
  
14  | 
   Insights into the 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 of Permanganate Activation by Graphite for Enhanced Oxi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1-07  | 
   7.864  | 
   1  | 
   彭佳丽  | 
  
15  | 
   The molecular-level understanding of the uptake of PFOS and its alternatives (6:2 Cl-PFESA and OBS) into phospholipid bilayers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2021-05  | 
   9.038  | 
   1  | 
   吕国春  | 
  
16  | 
   A synergistic system of electrocatalytic-anode/α-MnO2/peroxymonosulfate for removing combined pollution of tetracycline and Cr(VI)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1-04  | 
   10.652  | 
   1  | 
   龙琭璐  | 
  
17  | 
   Insights into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by natural chalcopyrite: pH-dependent radical generation, degradation pathway and mechanism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0-10  | 
   10.652  | 
   1  | 
   彭佳丽  | 
  
18  | 
   A novel homogenous in-situ generated ferrihydrite nanoparticles/polyethersulfone composite membrane for removal of lead from water: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0-08  | 
   10.652  | 
   1  | 
   何劲松  | 
  
环境科学系教师主持部分纵向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型  | 
    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 
    立项经费 (万元)  | 
   
1  | 
    彭佳丽  | 
    亲疏水调控的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界面反应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3-01-01/2025-12-31  | 
    30  | 
   
2  | 
    徐敏  | 
    外源添加物调控六价铬在土壤-水稻系统迁移转化路径及机制研究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包干制)  | 
    2023-01-01/2024-12-31  | 
    10  | 
   
3  | 
    赵丽  | 
    秸秆类生物质生产生物柴油与药物中间体技术研发任务四-木质素定向制备氨基香兰素药物中间体技术研究  | 
    科技部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022-11-01/2025-10-31  | 
    100  | 
   
4  | 
    宋春  | 
    纳米微量元素抑制大豆根腐病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面上项目  | 
    2022-01-01/2025-12-31  | 
    58  | 
   
5  | 
    宋春  | 
    叶面施用纳米微量元素提高套作大豆光合效率和抗病力的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国际合作  | 
    2022-01-01/2024-12-31  | 
    30  | 
   
6  | 
    徐敏  | 
    耦合铁还原菌调控六价铬在土壤-水稻微界面的迁移转化途径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2-01-01/2024-12-31  | 
    30  | 
   
7  | 
    杨刚  | 
    农田微塑料-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与防控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重点研发项目  | 
    2022-01-01/2024-12-31  | 
    32  | 
   
8  | 
    肖银龙  | 
    模拟酸雨环境下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镉砷污染土壤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2022-01-01/2023-12-31  | 
    10  | 
   
9  | 
    赵丽  | 
    木质素废弃物催化氧化转化制备芳香单体研究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 
    面上项目  | 
    2022-01-01/2023-12-31  | 
    20  | 
   
10  | 
    宋春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协同推广计划  | 
    四川省农业厅  | 
    协同推广计划  | 
    2022-01-01/2022-12-31  | 
    8  | 
   
11  | 
    杨刚  | 
    川猪养殖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子课题粪水/沼液平衡施肥及施用方法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重大科技专项  | 
    2021-07-01/2026-06-30  | 
    80  | 
   
12  | 
    王贵胤  | 
    成都平原区农田土壤-地下水镉污染协同阻控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重点研发计划  | 
    2021-04-01/2024-03-30  | 
    10  | 
   
13  | 
    何劲松  | 
    成都饮用水地表水源微塑料-重金属-药物复合污染特性及其磁吸附控制机制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国际合作  | 
    2020-01-01/2022-12-31  | 
    20.00  | 
   
14  | 
    龙琭璐  | 
    新型电催化-吸附耦合技术分步处理水中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  | 
    四川省科技厅  | 
    应用基础(包干制)  | 
    2020-01-01/2022-12-31  | 
    10.00  | 
   
15  | 
    王贵胤  | 
    生物可降解螯合剂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对微生物的响应机制  | 
    四川省科技厅  | 
    国际合作  | 
    2020-01-01/2022-12-31  | 
    20.00  | 
   
16  | 
    肖银龙  | 
    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土壤-大豆系统中运移转化、累积分布与长期毒性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0-01-01/2022-12-31  | 
    25.00  | 
   
17  | 
    龙琭璐  | 
    光-电双室反应器耦合处理养殖废水尾水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9-01-01/2021-12-31  | 
    24.00  | 
   
18  | 
    宋春  | 
    紫色丘陵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根际解磷菌活化土壤难溶磷的生化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面上项目  | 
    2018-01-01/2021-12-31  | 
    56.00  | 
   
19  | 
    何劲松  | 
    吸附/超滤双功能膜技术去除饮用水中重金属  | 
    四川省教育厅  | 
    重点项目  | 
    2018-01-01/2020-12-31  | 
    2.00  | 
   
20  | 
    何劲松  | 
    锆盐纳米粒子原位杂化吸附膜的成膜机制及其除砷性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8-01-01/2020-12-31  | 
    25.00  | 
   
21  | 
    伍钧  | 
    稻米镉富集主控环境因子筛查及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四川省科技厅  | 
    科技支撑  | 
    2016-01-01/2018-12-31  | 
    5.00  | 
   
22  | 
    杨刚  | 
    蚓粪制备生物炭及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四川省教育厅  | 
    重点项目  | 
    2016-01-01/2018-12-31  | 
    2.00  | 
   
23  | 
    伍钧  | 
    农田重金属污染成因分析  | 
    四川省农业厅  | 
    其它专项  | 
    2015-01-01/2017-12-31  | 
    5.00  | 
   
24  | 
    伍钧  | 
    页岩气井场区域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科技支撑  | 
    2015-01-01/2017-12-31  | 
    62.00  | 
   
25  | 
    伍钧  | 
    乡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 
    四川省科技厅  | 
    科技支撑  | 
    2014-01-01/2017-12-31  | 
    60.00  | 
   
26  | 
    宋春  | 
    套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2013-01-01/2015-12-31  | 
    23.00  | 
   
27  | 
    伍钧  | 
    南方山丘区沼液生态达标处理型沼气工程示范子项目--南方山丘区沼液农用的土壤承受力研究  | 
    科技部  | 
    科技支撑  | 
    2009-01-01/2011-12-31  | 
    23  | 
   
六、社会服务
近年来,环境科学系教师发挥专业所长,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和乡村振兴,在成都、绵阳、雅安、泸州等区域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土壤环境保护、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等社会服务工作,主持横向项目50余项,累计到校经费1000多万元。